春节,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西团镇龙窑新型农村社区的村民们张灯结彩贴春联,家家户户欢欢喜喜过大年。“我们居住的小区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生态环境宜人,邻居相处融洽和睦,生活在这样的社区心情舒畅,真的幸福感满满。”该新型农村社区居民蒋才喜对新居赞不绝口。
龙窑新型农村社区占地100亩,共计180户,秉承“以水为脉、以绿塑形、以田现景”的理念,充分展现本地风俗、风貌、风物。按照好房子的标准建设,这里设计了多种户型,是苏北地区首个近零能耗新型农村社区,同时配备了养老服务中心、社区超市、文化礼堂等基础设施,并利用爱心菜园让居民们自给自足,吃到自己种的新鲜蔬菜。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一项重大任务。近年来,大丰区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高质量一体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和美乡村从“一处美”向“一片美”、从“环境美”向“生活美”、从“外在美”向“内涵美”迈进。该区以规划为引领,以农房改善、空间治理为抓手,系统推进乡村建设,托起群众宜居梦。近六年,大丰区累计改善农房24240户,其中进社区5861户、进城入镇6586户、翻建3886户、退宅还耕3990户、维修加固3917户。“我们大力推进新一轮农村住房条件改善工作,围绕农房安全和品质提升,加快实现农民居住形态、农村发展质态同步升级。2024年,全区完成农房改善3558户。随着一幢幢农村新居陆续建成使用,农民群众开启了全新的生活。”大丰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局长陈国军表示。
让老村庄、老房子、老树、老路“故事再叙”,在和美乡村建设过程中,大丰区积极挖掘红色文化、麋鹿文化、古盐文化等文化内涵,融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传承农耕文明,讲好大丰“乡村故事”,努力让乡村“有颜值更有品质”。丰华街道朝荣新型农村社区按照“安居乐业、红色朝荣”的规划定位,精心打造“青砖白瓦围院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建筑风格,遵循“留住乡愁”理念,营建二十四节气主题文化等节点小品,用“五谷丰登”“悬鱼”“垂榆”等美好寓意元素,做足特色文章,彰显乡土气息。高标准建设红色广场,延续红色基因,传承红色文化,坚持新型农村社区与基层党组织阵地同步建设,倾力打造“红色邻里”党建品牌,让“红色文化”“红色邻里”在“红色朝荣”交相辉映。
大丰区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主改善的原则,积极推进2000年及以前农房插建翻建,推进新老村庄融合发展,通过实施农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引导农民进城入镇、新型农村社区扩建、鼓励农村“空关房”有偿退出、支持一般村庄新建翻建等多种途径,有条不紊地推进农房改善工作。结合“书记工程”,组织镇村干部进村入户,进一步摸清核实农房改善工作底数和农民意愿,优先完成低收入群体和有改善意愿农户的住房条件改善。组织设计师、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深入乡村、点对点服务,立足乡村资源禀赋和发展条件,在保留村庄原有肌理的基础上,以“绣花”功夫推进村庄微改造、精提升,高水平建设和美乡村。目前,大丰区已经建成23个新型农村社区,创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7个,通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模式,引导农户河沟养鱼、种植经济作物、河坡栽种果树花草等,激发农户主动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并且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实施水环境治理保护与生态修复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