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阳照耀着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靖西市化峒镇八德村,搅拌机的声音划破了村庄的宁静。在村里小溪边坡上,村民黄艳西看着正在用混凝土浇筑地基地面的项目现场,时不时和施工负责人聊上几句,脸上有着轻松的微笑。
2024年7月,为提高新建或修缮加固农房建设质量、助力村民建设安全舒适宜居房屋,靖西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和服务于边境农村建设的相关企业签订了现代宜居农房建设技术帮扶协议。协议规定,由政府、企业双方联动发力,实现“设计下乡”,充分发挥企业在乡村规划、建设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做好编制农房标准设计图集、现代宜居农房设计、风貌管控、农房建设管理及施工、乡村建设工匠培训等方面工作,免费为靖西市提供技术指导。
2024年8月,黄艳西从江苏回到广西老家,在村里申请建房。她联系了村里的施工队来看过地基,给出了几版简单的布局图,但黄艳西对这些方案并不满意。
“盖房子可是大事,我想建好一些,不能随意。”她尝试过在网上联系设计单位,但设计费不菲,令她望而却步。到镇政府递交材料时,她向工作人员表达了自己在设计建房上的苦恼。工作人员向靖西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反馈,该局联系合作企业为黄艳西提供设计指导服务。“设计师来了三次,在勘察地形地貌、征求意见和多次调整设计图后,形成最终的设计稿和效果图,我很满意。”黄艳西告诉记者。目前,设计团队已免费为当地13户农户提供了图纸设计和修缮加固指导。在设计农房方案时,设计人员与建房群众耐心沟通,通过“讲规范、讲利弊、讲案例”,在符合规范的情况下,按照群众意愿编制个性化设计方案。
“专业设计师来了,我真的省钱又省心。”正在建房的化峒镇居民李克胜告诉记者。设计师结合当地建筑风格和地形情况,为他设计了简单大气的房屋风格和装饰方案。据设计团队负责人介绍,本次“设计下乡”不仅为村民带来了更安全舒适的户型设计,还通过设计师在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的技术交底和现场指导,让建房群众和牵头工匠能准确理解图纸细节,提升他们对建造工艺的理解和房屋安全意识。
靖西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该市严格把控,明确承接建房的牵头工匠必须是培训合格的乡村建设工匠,并鼓励群众使用绿色建材。建房过程中,全面落实现场踏勘、批后放线、基槽验收、竣工验收“四到场”,保证建设的农房过程受控、设计落地、质量达标、现代宜居,从而不断改善农村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不断提高农房建设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