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深化运管服平台创新应用 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发布时间:2025-02-27 作者:辽宁久联 点击数:569080

近年来,济宁市城市管理局持续推进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实现与国家、省级平台对接,纵向连接5个区、9个县市平台,横向整合31个市级单位和14个行业部门的数据资源,构建起“两级监督、两级指挥、三级管理、四级网格”的高效运作体系。特别是围绕解决城市管理难题,推出“审批与监管一体化”、智能防汛指挥系统、“共享单车精准治理”等创新应用项目,在务实管用上取得明显成效。

智能防汛指挥,保障城市安全度汛

城市管理部门是城市防汛工作的牵头部门,如何确保城市安全度汛,是城市管理部门每年都要面临的“大考”。2024年7月27日,台风“格美”袭击济宁,过程平均降水量60~120毫米,局部250毫米以上。面对严峻形势,济宁市城市防汛指挥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指挥长坐镇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平台,数据、图像在这里汇集,指令、预警在这里发出。凌晨3时,荷花路公铁立交、济邹路立交桥涵等多处积水超过20厘米,指挥长下达指令:设置阻车杆进行临时交通管制;泵站全力运行,强排泵车突击排水;防汛网格人员就位,设置警示标志,清理阻水杂物。扁平化、快速化的指挥,高效直达城市防汛所有人员,确保雨后2小时积水排空,城市恢复正常交通秩序。

作为城市防汛的指挥平台,济宁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构建起智能预警、应急指挥、协同调度“一体化城市防汛”场景。将城区110平方公里三维白模地图、1800公里排水管网、200个智能井盖、65处泵站、23辆泵车纳入数据库,实现所有资源的可视化呈现。平台接入气象、水文等系统,实时监视云图、降雨量、水文、河道变化趋势。平台共享11万路视频监控、88台管网在线监测液位计、12套下凹桥积水监测系统、1253个桥梁物联感知设备等数据,全面监视城区降雨情况。平台对市、区两级、有关部门60多支防汛队伍、1000多名防汛人员和物资、设备进行统一指挥调度,形成扁平高效的市、区、街镇三级指挥机制。在近几年的台风烟花、梅花、杜苏芮来临之时,平台均发挥重要作用,让城市在遭遇极端天气、自然灾害时,安全韧性进一步增强,防范化解风险能力显著提升。

精准治理共享单车,优化城市环境

随着共享单车成为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如超量投放、乱停乱放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济宁市城市管理局充分发挥平台作用,通过科技赋能实施精准停放治理。首先坚持“以需定量”,以满足群众出行需要出发,基于平台大数据综合分析高峰时段车辆冗余率、活跃度等指标,科学测算出合理的单车投放总量。实行“一车一牌一码”制度,安装物理牌照和蓝牙锁,防止企业违规增加投放数量。其次设置“绿T”泊位,引入AI智能识别技术。再次实施智能调运,通过热力图模块感知站点淤积或供需失衡状况,及时调整运维力量,提高服务效率。最后加强动态监管,实时统计闲置率、使用率等各维度指标,自动生成车企“运营成绩单”。建立车辆白名单、黑名单,分类监管。通过以上治理模式,济宁主城区车辆使用率由60%提高到85%以上,有效运维率由43%提升至80%以上。2023年,济宁凭借共享单车精准治理创新实践,荣获全国慢行交通城市典型案例。

推进“审管一体化”,简化市民办事流程

为更好服务于民,济宁市城市管理局与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联合搭建“审管一体化”双向反馈平台。“多次跑”变为“一次办”,“多窗受理”变为“一网办理”。近期在建设路经营阳光朵朵孕婴店的小李老板体验到了这种便利:她新开设的店铺需要申请设置彩虹门和气球装饰,只需在网上提交材料即可完成整个过程,省去了往返多个部门的麻烦。自“审管一体化”实施以来,类似审批事项共计2034件,惠及2000余人。市城市管理局与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全面梳理城市管理领域的审批与监管事项,确定涉及建筑垃圾处置、环卫设施、市政设施建设等29项跨部门综合监管清单。双方明确信息共享范围、方式、程序,确保事前、事中、事后审批监管全流程数据共享。“审管一体化”双向反馈平台,在全省率先实现城市运行领域审批结果信息即时推送、监管信息智能反馈。2023年10月,“审管一体化”入选全省跨部门综合监管“揭榜挂帅”重点改革试点任务;2024年1月,被评为山东省《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信息化典型案例》。

科技创新驱动,助力长效发展

济宁市城市管理局高度重视平台创新应用,通过创新成果推动平台向更高层次发展。今年以来,“轨迹自动比对”和“道路精细化管理智能监管系统”分别取得国家版权局著作权专利。在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管理监督局加强城市管理统筹协调暨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座谈会上作经验交流。多次在省市级各类竞赛评比中荣获佳绩:8月,荣获全省智慧化城市管理创新应用场景竞赛一等奖;省委网信办“山东省网络安全宣传创意大赛”,作品《密码安全科普小课堂》荣获三等奖;11月份山东省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职业技能大赛,推荐选手荣获一等奖、二等奖。这些荣誉和成果的应用,不仅为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也进一步彰显了济宁市城市管理局在推进城市管理科技化进程中的不懈努力和显著成效。


成交资质 success case